“AI的三大基礎關鍵要素是數據、算法和算力,隨著AI對算力的要求不斷提升,邊緣端人工智能需要專用的處理芯片。”
9月20日,齊感科技Qigan®AI視覺處理SoC芯片QG2101發布會在深圳舉行,齊感科技CEO盛斌如是說。
齊感科技CEO盛斌為來賓介紹此次發布的芯片
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,人工智能芯片近年來逐步成為了科技產業及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在人工智能浪潮愈發迅猛的背景下,基于芯片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影響,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開始布局芯片產業,齊感科技便是其中一員。
CPS中安網了解到,齊感科技成立于2015年,是一家國內機器視覺芯片研發公司,致力于打造機器視覺的核心處理器芯片,提供各類終端及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。
當下公司產品主要由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、高性能智能感知模組、神經網絡算法等構成,以邊緣智能為核心理念,主要為智慧家居、智能安防、新零售提供機器視覺解決方案。
8周時間完成芯片流片裝機量產
據悉,此次齊感科技發布的系列芯片采用CNN神經網絡加速,支持參數固化技術,能夠針對基于神經網絡的高性能人臉檢測、人形檢測算法進行了優化。
芯片可廣泛應用于智能安防監控攝像機、智能門鈴門鎖、玩具無人機、機器人、智能家電以及智能醫療等領域設備。
齊感科技Qigan®AI視覺處理SoC芯片QG2101
一直以來,AI芯片都是一個高投入、大周期的行業,這也使得AI芯片的量產及產品落地尤為艱難。數據統計顯示,當下AI芯片從流片到量產的周期,至少需要6—9個月。
CPS中安網了解到,此次齊感科技的AI芯片從流片到機型投入量產,僅用時8周。目前齊感科技已將該款芯片運用于云蟻的C端智能安防產品中。
對此,盛斌表示,芯片的快速量產,得益于齊感科技在項目設計初期,便規劃好與芯片公司與整機廠商合作的創新模式。
AI芯片講求需求對應,要將功耗、性能等方面與實際應用場景相貼合,才是AI芯片量產落地的真正難度。
在傳統的芯片研發流程中,流片完成后,下游廠商需要根據需求再對芯片進行開發應用,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。而在行業更新迭代快速的背景下,產品的快速穩定能夠為企業搶占更多先機。
齊感科技采用的與整機廠商合作的生態模式,能夠使芯片在研發階段時,便根據整機廠商的實際應用場景,對功耗、性能做出規劃,從而極大縮減了量產時間。
而據介紹,在未來三年內,齊感科技也將持續設計并制造出五款服務于智能家居、智能出行及智能零售的世界級AI智能芯片。
AI芯片市場方興未艾,得應用者得天下
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及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展,也為AI芯片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,具有強勁發展動力。
據Tractica預測,深度學習芯片將從2017年的16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663億美元,這其中,專用AI芯片將占據一半左右,呈現高速增長速度。
而在發布會上,齊感科技全球副總裁、硅谷中心總經理roy也表示,專用芯片是人工智能科研和市場應用的關鍵。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,集成電路將迎來發展機遇,為企業帶來300至9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。
而在人工智能研發遭遇瓶頸、市場應用潛力尚待發揮的背景下,AI芯片市場方興未艾,芯片產品能否得到廣泛落地應用是企業未來發展關鍵所在。